以軍批準進攻黎巴嫩真主黨計劃,英媒:中東的戰爭走向正在發生變化!
更明顯的變化可能來自於供需關係,以及買賣雙方的心態變化上。
《環球時報》10月26日發起要求美軍公布南海撞擊事件真相聯署,目前已有超過30萬網友參與。軍事專家宋忠平也認為,若康涅狄格號核潛艇真的撞擊到海底山脈,則可能出現核泄漏,而且事故發生後,美軍派出WC-135w核偵察機到南海偵測,其中原因值得推敲。
值得注意的是,第七艦隊最新發表的聲明並未將核潛艇事故發生地點描述為南海,而是印太國際水域,這表明美軍企圖將輿論關切引離南海海域,降低核潛艇撞擊事故的敏感度。中國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2日對《環球時報》記者表示,第七艦隊的官方聲明依舊是遮遮掩掩,沒有回應國際社會最關注的三個重要問題。該艦隊發言人稱,第七艦隊司令將決定與事件相關的後續行動次序,包括追究責任的可能性。
美國康涅狄格號核潛艇資料圖10月7日,美國海軍發表聲明稱,海狼級核動力潛艇康涅狄格號當月2日在南海國際水域撞到水下不明物體,並導致數十人受傷。宋忠平還提醒道,不排除美國會將此次事故甩鍋給中國的可能性。
宋忠平表示,美軍的調查聲明還顯示出,美國核潛艇使用的海圖沒有及時更新。
美國軍方在國際社會的強烈呼籲和要求下,事發一個月之後,才像擠牙膏似地發表這個語焉不詳的聲明來搪塞,不僅缺乏誠意,且不透明、不專業,確實令人失望。比如,美國一度宣布退出《巴黎協議》,認為減排隻能帶來苛刻財政和經濟負擔,前任總統特朗普更反智地聲稱全球變暖是一個騙局。
減排是個係統性工程,需要做好產業結構革新、技術水平提升和能源結構改善,若沒有相關基礎,一味在國際上大談公平甚至平攤各國責任,對仍需解決溫飽及發展問題的發展中國家而言,顯然很不公平。2020年12月,德國柏林舉行紀念《巴黎協定》簽署5周年活動,現場人群用蠟燭拚出為1.5℃而戰字樣。
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,中國把目標提升為到2030年下降60%-65%。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PCC)公布的最新評估報告,如果全球溫升1.5℃,各地熱浪將增加、暖季將延長、冷季將縮短。